
提到唐代宗李豫最宠爱的妃子,许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电视剧中的沈珍珠,历史上她被称为睿真皇后沈氏。然而,深入史籍后会发现,沈氏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被特别提及为李豫宠爱的妃子。她的一生可用四个字来概括——母凭子贵。如果没有她的儿子唐德宗李适,沈氏的名字几乎不会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。沈氏原本是一个普通的良家女子,后来进入东宫股票网上配资平台哪个好,成为太子李亨的妃子,并被赐给了广平王李豫。742年,她为李豫生下了长子李适,这一事件也为她的未来奠定了基础。
然而,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沈氏的命运。当时,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及部分皇室成员和臣子避难入蜀,而沈氏却被留在了长安。结果可想而知,沈氏很快落入了叛军之手,成为了阶下囚,被幽禁在洛阳。直到李豫带领大军收复洛阳时,才在洛阳与沈氏再度见面。由于李豫当时仍在带兵平叛,不方便带她离开,于是他将沈氏暂时安置在洛阳宫中,等待未来团聚。谁料洛阳再次沦陷,沈氏最终失踪。此后,李豫即位为帝,沈氏的儿子李适也成了太子,他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沈氏的过程。尽管寻觅了四十多年,直到唐宪宗即位,也未曾找到沈氏的踪迹。或许她早已在乱世中丧命。
展开剩余75%通过沈氏的经历,我们可以看出,唐代宗李豫对她并非特别宠爱,否则也不至于两次将她遗留在战乱中的危险境地。实际上,在安史之乱期间,李豫带走的并非沈氏,而是他的王妃崔氏。崔妃嫁给李豫时,婚礼在京城引起了轰动。《旧唐书》记载道:“代宗为广平王,故玄宗选韩国之女,嫔于广平邸,礼仪甚盛。”崔妃出身韩国王族,是杨贵妃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,这样的身份无疑使她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地位。在嫁入广平邸后,李豫对她宠爱有加。但随着马嵬之变的发生,杨家族人被满门抄斩,崔妃的地位也迅速下滑,李豫开始冷淡她。757年,李豫收复洛阳,崔妃随他一起到了洛阳,然而她在此去世。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这一年,李豫在洛阳找到了沈氏,但却没有将她带走,反而将她继续留在了洛阳。沈氏之后的失踪,令李豫更加深感无奈。
崔妃去世,沈氏失踪后,东宫迎来了独孤氏的出现。《旧唐书》上提到:“后以美丽入宫,嬖幸专房,故长秋虚位,诸姬罕所进御。”独孤氏凭借她的美貌吸引了李豫的目光,迅速成为了李豫的宠妃,甚至有着专房之宠,其他妃嫔的地位相形见绌。李豫对她的宠爱深不可测,独孤氏也因此被封为贵妃,成为了后宫中最尊贵的女子。李豫对她的宠爱,几乎到了忽略所有其他妃子的地步,甚至为了她,中宫一度空悬。而独孤氏所生的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,也都得到了李豫的特别宠爱,尤其是华阳公主,李豫对她“钟爱特异”。华阳公主聪慧过人,总能在李豫面前说出合心意的话,这使得李豫对她宠爱有加。可惜的是,华阳公主体弱多病,李豫为她求医甚至让她去做道士,但这一切并没有让她的病情好转,反而让病情加重,甚至在最后,她因疼痛咬伤了李豫的手指。774年,华阳公主不幸去世,李豫痛心疾首,多日无法振作。直到大臣们劝谏,李豫才逐渐恢复了常态。
华阳公主的去世打击了独孤氏,第二年,独孤氏也因病去世,李豫为此伤心欲绝,久久无法释怀。独孤氏去世的第二天,李豫便追谥她为贞懿皇后,并将她的遗体安置在内殿,表示自己不舍与她分离。李豫将她留在内殿三年,直到778年,他才决定为她修建陵墓,这个陵墓位于长安近郊,李豫表示:“朕要时时刻刻看到她。”然而,由于群臣反对,这个计划未能实施。最终,李豫将独孤氏葬于庄陵,并将华阳公主迁葬于同一陵园,母女二人虽然合葬,但只有母女团聚的意义。
第二年,李豫去世,葬于元陵。李豫最宠爱的妃子无疑是独孤氏,但他为何不在生前立她为皇后呢?这是因为在政治上,唐代的皇帝很少立皇后,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,唐朝共有14位皇帝,却只册立了3位皇后,许多帝王为了避免权力斗争并没有立皇后。李豫的长子李适年幼,母亲沈氏失踪,因此李豫在立后问题上十分谨慎。如果立独孤氏为皇后,李适的太子之位可能会受到威胁,李豫不愿在这关键时刻触动权力格局。最终,他选择不立皇后,而独孤氏以贵妃的身份在后宫中占据最尊贵的位置。她去世后,李豫追封她为皇后,这也算是他对她爱情的最深承诺。
李豫虽然没有与独孤氏合葬,但他深厚的情感不言而喻。在他心中,独孤氏无疑是最宠爱的人,而沈氏,则只是因子贵而被历史记住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股票配资公司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:市民非必要不外出!非必要不要求到岗上班!
下一篇:没有了